孟清和语,当真不晓得该说什么才好。角发酸,心中难免怅然。不晓得,等汉王世真正长大,是否还会记得今日之言?
孟清和始终相信,只要努力、豁达,得到的永远比失去的要多得多、
话不用多讲,黄少监已经明白孟清和的意思,连忙笑:“咱家跟着世,也有福了。”
少保不要走”一类的话,但大睛雾蒙蒙,小嘴扁着,着实看得人揪心。
九十九步已经迈,不差最后一步。
有舍才有得。
“黄少监客气。”
伴君如伴虎。
“饼可以存上数日,糕和饼存放不了几天。”
孟清和脑袋上冒数个问号。
实在舍不得烧掉,翻一只匣,折起收好。刚要放到百宝架上,动作突然停住。珠
大宁杂造局?
怅然之后,变得释然。记不记得又有什么关系?
“世,臣为大宁镇守,边有变,定要北上。夏尚书学问优于臣,世同夏尚书学习,定能收获更多。”
灰烬积了一个盆底,手记只余三张。
厚厚两摞纸,大分都很潦草。纸上容多是灵机一动,或偶然间闪过模糊的念。匆忙间记录来,回再看,后世常见的东西,在当却是异想天开,惊世骇俗,基本不可能实现。
皇命不可违,再者说,他终归属于“地方-官-员-系统”,长期留在京城很不合适。除非摘掉“大宁镇守”的官衔,可真到那一天,他也离倒霉不远了。
虽然有不甘心……叹息一声,将几张纸对折,在烛火上引燃,看着白纸边缘被橘红的火焰吞噬,变得焦黑、破碎,最终化作火盆中的几片灰烬,绪慢慢开始沉淀。
“少保,我很快会长大。”
“等我长大,能和父王一同镇守边,皇祖父就会答应让我离开京城。“朱瞻壑严肃着小脸,昂首,“到那时,少保再授我学问。”
人总会长大,保留住今日这种动,对他已是弥足珍贵。
朱瞻壑回之后,孟清和开始整理近段时间写的计划和手记。
比起托病不上朝,只为后辈铺路的成国公,他还有什么不甘?与其在原地伤悲秋,不如抬向前看。
铁券都舍得上交,还在乎一个杂造局?
最后,只能将各种绪抛到一边,找府最大的两个盒,每个三层,装满糕,交给跟着朱煦的宦官。
孟清和摇摇,自朝廷设立大宁布政使司,他就好将权利交的准备。冷兵还罢,今日的大宁杂造局,几乎成为另一个火局。哪怕为耳朵清净,他也必须把权利交去。
朱瞻壑在伯府留饭,孟清和让膳房准备的烤箱发挥巨大用途,松的糕,酥脆的饼,香味十足的饼,瞬间驱散了小世的离愁。
孟清和不是铁石心,却说不自留的话,只能拐弯抹角行安。
唯一有试验价值的,大概只有改版的遂发抢和-卵--形手榴弹。但那也要找到合适的工匠。更重要的是,必须协调好兵仗局和军局的关系,不能利益均沾,也最好别得罪谁。
孟清和不知该兴还是忧郁。